培養孩子的多元性別觀,並不僅僅是改變我們對性別的看法,而是完整的檢視我們的教養方式,從自身開始削弱隱性偏見,並在日常生活中用具體行動展現尊重與包容。不僅是希望孩子接受他人、尊重差異,更希望他們能自由成長為獨特的自己,不用因性別或社會期待而被限制。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,我們的態度、用語、以及所營造的環境,都是影響他們如何看待自己的重要因素。期望從自己做起,與孩子一起開拓尊重自我、接納他人的道路。
生命中的挫折、痛苦或創傷,不僅會在當下留下痕跡,更可能在未來無意識的影響我們。去年,我接觸了第一本有關於創傷的書《心靈的傷,身體會記住》,上個禮拜則是看完《你發生過什麼事》,這兩本書讓我對於創傷如何塑造我們的感覺、行為模式有全新的理解:創傷的影響不是在當下就結束了,而是深藏在我們現在的行為、情緒反應和自我認知裡,並成為身體記憶的一部分。
孩子的自信不是來自於他們是否能符合大人的期待,而是來自於他們知道自己的感受是被允許的;如實呈現自我,並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對挑戰。而是透過儀式、練習和支持逐步調節。無論是面對分離焦慮、進入新的社交環境,都不應被忽略或回避,而是透過儀式、練習和支持逐步調節,希望能透過理解、接納與陪伴,努力成為孩子的後盾。
在育兒過程中,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快樂,進而經常面臨「該不該幫助孩子?」的選擇。我最近看到一篇文章,談到了「熨斗父母」的概念,讓我思考如何在不過度保護孩子的同時,依然能夠幫助他們建立韌性和自我價值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