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閱讀了《家庭傷痕》這本書,書中從「父母都是愛孩子的」和「天下無不是的父母」這類普遍觀念切入,引導我們重新審視「父母之愛」的社會迷思。也提醒我們,正是這些被神聖化的觀念,綁架了許多人的認知,不僅加深了那些家庭被害者的困境,也讓父母在教養中更加有恃無恐。
培養孩子的多元性別觀,並不僅僅是改變我們對性別的看法,而是完整的檢視我們的教養方式,從自身開始削弱隱性偏見,並在日常生活中用具體行動展現尊重與包容。不僅是希望孩子接受他人、尊重差異,更希望他們能自由成長為獨特的自己,不用因性別或社會期待而被限制。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,我們的態度、用語、以及所營造的環境,都是影響他們如何看待自己的重要因素。期望從自己做起,與孩子一起開拓尊重自我、接納他人的道路。
作者岡本茂樹多年來在少輔院與監獄服務,觀察到傳統要求受刑人反省的方式,往往加深加他們的壓抑,而反覆犯罪的風險也增加了。書中提到,「在要求加害人反省之前,必須先幫助他們宣洩情緒,理解自己曾經受過的傷害,才能真正同理被害人的痛苦。」這本書從受刑人的壓抑狀態出發,不僅探討教養的本質,也重新檢視了反省的意義。讓我更加理解「反省」的誤區,以及理解孩子行為背後情感需求的重要性。
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,我們也會面臨不同的教養挑戰:幼兒時期的情緒管理、青少年時期的叛逆探索,還有成年後的獨立與連結;而無論是在哪個階段,持續提醒自己一些核心原則,包含看待孩子的角度、如何尊重我們生命中重要的同行夥伴,或許就能在困難中找到方向,並以更合適的方法解決問題。
生命中的挫折、痛苦或創傷,不僅會在當下留下痕跡,更可能在未來無意識的影響我們。去年,我接觸了第一本有關於創傷的書《心靈的傷,身體會記住》,上個禮拜則是看完《你發生過什麼事》,這兩本書讓我對於創傷如何塑造我們的感覺、行為模式有全新的理解:創傷的影響不是在當下就結束了,而是深藏在我們現在的行為、情緒反應和自我認知裡,並成為身體記憶的一部分。
孩子的自信不是來自於他們是否能符合大人的期待,而是來自於他們知道自己的感受是被允許的;如實呈現自我,並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對挑戰。而是透過儀式、練習和支持逐步調節。無論是面對分離焦慮、進入新的社交環境,都不應被忽略或回避,而是透過儀式、練習和支持逐步調節,希望能透過理解、接納與陪伴,努力成為孩子的後盾。
通常大家看到《教出殺人犯Ⅱ:「好孩子」與犯罪的距離》這本書時,書名可能會讓人聯想到:「怎樣才能不教出殺人犯?」因為充滿挑釁與警示,甚至可能會讓父母覺得自己孩子不會那麼糟糕,而對這本書保持距離。然而,這本書立基於作者在少年院輔導的經驗,探討的核心並不是孩子的「壞」行為,而是揭示了孩子最基本、最重要的需求:誠實表達自己的情感與慾望,並且能夠依賴他人,從他人身上感受到愛。
0-1.5歲是孩子情感、社交、認知發展的關鍵時期,在這個階段,孩子的主要需求是感受到安全和愛,學會與父母建立親密的依附關係,並在日常互動中開始語言學習和情感調節。如果在這個階段父母能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,對於未來孩子的情感發展、自信心和社交能力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