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本文並非專業教養建議,只是透過文章分享一些我在育兒的學習、個人體驗與反思。
今年6月,我參加了童童老師的講座,主題是《孩子分開的勇氣,家長放手的底氣》,老師透過三個面向-「依附關係」、「社會化壓力」以及「環境適應」,深入探討了孩子如何面對上學分離帶來的挑戰。當時的分享已經讓我學到很多,而不久後閱讀《教養逆思維》第19章「陪孩子跳進恐懼和焦慮的地洞」及第20章「當孩子猶豫不決和害羞,陪他做好準備」,又為我帶來更多啟發:
真正的自信,是孩子知道自己可以如實呈現自我,並且相信自己的感受能夠被接納。
《教養逆思維》:自信到底是什麼呢?跟羞怯或猶豫又有什麼關係?我認為,信心來自於在某種體驗中知道自己有什麼感覺,相信在那個當下你可以做自己。
讓孩子感覺安全:陪伴比說服重要
孩子的恐懼或焦慮,就像是掉進地洞裡,他們需要的不是父母說服他們不要害怕,而是有人陪伴他們待在地洞裡,度過恐懼的時刻,直到情緒緩和下來。陪伴和理解,是孩子自信的基礎。自信的孩子並非不會害怕,而是知道他們的恐懼能被看見、被接納。我們無法用理性說服孩子停止焦慮,但透過固定的儀式和深度的陪伴,能讓孩子感到安全,「即使面對困難,你並不孤單」。
《教養逆思維》:孩子需要的不是理性邏輯,而是多一點感性連結。「跟我說為什麼會這麼害怕」,任何有關恐懼的細節,都是幫助孩子的資訊。
《教養逆思維》:我們不去說服孩子不要害怕,我們希望他可以信任自己的危機感和不安。讓他知道自己可以隨機應變。
讓孩子感覺被尊重:理解孩子的內在節奏
孩子在分離或社交場合的行為,常常會被貼上「害羞」「缺乏自信」等標籤。但我們可以換個角度去看待這件事,其實孩子的猶豫不決或觀望,也是一種自信的表現,因為他們了解自己的舒適圈,也願意忠於自己的感受;而我們對孩子的觀察與詮釋,也會影響到自身的反應。
父母若過於焦慮,會無意中強化孩子的猶豫與不安,甚至讓他們內化這些評價,形成自證預言的惡性循環。假如我們在聚會中告訴孩子:「你怎麼這麼害羞,趕快過去啊」,孩子可能會覺得自己不被接受,進而更加抗拒社交。
相反的,可以嘗試用更開放的方式來支持孩子的節奏,並提醒自己孩子的特質不等於我們的需求,他們也不需要符合我們的期望。肯定孩子的感受、給予他們足夠的時間,讓孩子感到被尊重。當孩子不願立即參加活動時,我們可以說:「當你準備好加入時,你會知道。」這類話語不僅減少了壓力,還能幫助孩子逐漸相信自己內心的聲音。
《教養逆思維》:我們眼中的孩子是什麼樣子,他們就會接受那個版本的自己。如果我們在孩子身上貼標籤,他們就會被鑄造成只有特定表現的角色,很難有所成長。
《教養逆思維》:「有的小朋友會馬上去玩,有的喜歡先觀察,這兩種行為都很正常。只有你了解你的身體,也只有你知道自己該怎麼做感覺會比較好。」
有一次要上平衡車的課,木木一要上課就跑走,子豪就陪他跑了十分鐘,木木最後說「準備好囉」,也讓我們很驚喜
孩子上幼兒園前,家長可以做的準備
在《教養逆思維》中,作者告訴我們陪伴孩子應對恐懼,可以從「討論害怕的原因」開始,除了肯定孩子的害怕是有道理的,也要讓孩子知道你很開心能陪他們談論這些令他們感到害怕的事情,並與孩子一起思考怎麼解決問題。而在害怕之前,有其他事我們可以早在孩子正式上幼兒園前就開始準備,以下內容是整理自童童老師的講座講授的內容-
練習分離,建立固定的分離儀式
- 和孩子反覆練習如何道別,設計一個固定的分離流程。
- 加入觸覺輸入的儀式能有效安撫情緒,例如親吻、擁抱。
- 建立儀式時也可以詢問孩子的意見,讓他們有參與感。
讓孩子瞭解學校的日程
透過簡單的語句告訴孩子學校的日常安排,並告訴他什麼時候會去接他放學,這樣能減少不確定感帶來的焦慮。
幫助孩子與老師建立依附關係
- 分離儀式後,由老師接手及陪伴孩子處理情緒。
- 在上學前可以和孩子介紹主要照顧他的老師,並告訴他有遇到問題都可以找尋老師求助,讓他感到被支持。
- 如果孩子是從托嬰中心轉到幼兒園,可以幫他和之前的老師正式道別,以此讓孩子更能放下過去的情感連結。
練習等待與預期的能力
幫助孩子練習如何等待(例如,在排隊時可以數數「從1數到20」)。這能建立基本的耐心,減少入學後可能遇到的挫折感。
討論學校規則與原因
向孩子介紹學校裡可能會有的規則與限制,並告訴他們這些規則存在的原因。
訂立個人目標
與孩子一起設立在學校的目標,無論是學習上的進步或生活上的挑戰都可以。
鼓勵孩子建立同學間的連結
鼓勵孩子在學校與其他小朋友互動,當孩子在學校與他人有互動與連結,會適應得更順利。
針對生活自理逐步練習
如果學校有一些生活自理的要求,例如自己穿脫鞋子或戒尿布,建議一次只專注在一個目標上,逐步提升孩子的能力,減少壓力。
結語
孩子的自信不是來自於他們是否能符合大人的期待,而是來自於他們知道自己的感受是被允許的;如實呈現自我,並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對挑戰。無論是面對分離焦慮、進入新的社交環境,都不應被忽略或回避,而是透過儀式、練習和支持逐步調節,希望能透過理解、接納與陪伴,努力成為孩子的後盾。
探索更多來自 木木哩賀 的內容
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