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家庭傷痕》-「父母都愛子女,是一種信仰迷思」

最近閱讀了《家庭傷痕》這本書,書中從「父母都是愛孩子的」和「天下無不是的父母」這類普遍觀念切入,引導我們重新審視「父母之愛」的社會迷思。也提醒我們,正是這些被神聖化的觀念,綁架了許多人的認知,不僅加深了那些家庭被害者的困境,也讓父母在教養中更加有恃無恐。

並非所有父母,都懂得愛孩子

「父母都是愛孩子的」和「天下無不是的父母」這種觀念給了父母一種天然的權威,似乎父母的所有的決定或行為都可以因為「愛」而正當化。這種觀點,也讓人誤以為,身為父母,就自然而然懂得如何去愛孩子,「好像愛不需要進一步思考、不需要進步、也不需要拿出創造力和努力去練習」。

然而,並非所有父母的行為都能被「真正的愛」所定義,有些父母的行為挾帶控制、指責,甚至是難以滿足的期待,這樣的愛更多時候是一種傷害。而真正的愛並不應該只是名義上的,是要讓孩子有辦法真實感受到被尊重與被接納的。如果父母的情感和行為,讓孩子感到被忽視、壓抑,甚至害怕,這樣的「愛」就該被重新審視與定義。

這份父母都愛子女的迷失,也讓其實不愛孩子的父母有了免死金牌,可以告訴自己和別人,無論如何自己都對子女有愛。這個意思就是,無論我做了什麼,我對子女的愛都不容質疑。包括傷害、冷漠、忽視或利用自己的子女。

真正的愛是以平等和尊重為基礎的。當我們愛一個人,我們會認同他的感受很重要,對待他的方式,要讓他覺得公平合理也很重要,但是一旦父母的權威被無限上綱,父母對孩子的愛,被神聖化且不容質疑的時候,孩子的感受,和父母就沒有同等的重要性。

愛需要學習與實踐

佛洛姆在《愛的藝術》中提到,愛是一種藝術,需要創造、學習,與實踐,而它的構成,其實是有四個元素的,那就是照顧、責任、尊重、了解。四項條件缺一不可,感受不到尊重和了解時,照顧和責任雖是恩惠,卻也彷彿是一種條件交換的枷鎖。

而什麼才是真正的愛?作者借助佛洛姆所提出的愛的四元素,解開了心中對於「父母之愛」的困惑,也幫助我們理解一個重要的觀念:「照顧是愛,但不是全部」。以下是佛洛姆提出的愛的四元素:

照顧:對所愛之人的關心和關注。這意味著我們願意投入時間和精力,滿足對方的需求,促進其成長和幸福。

責任:對所愛之人的關懷,對其福祉負責,並在需要時提供支持。

尊重:認可和接納對方的獨特性,支持其按照自己的方式成長,而非試圖改變或控制對方。

了解:深入理解對方的內心世界,包括其感受、思想和渴望。這種了解並非表面的猜測,而是透過真誠的傾聽和同理心,建立深層次的連結。

當這四個要素共同存在時,愛才能真正實現。如果缺乏尊重和了解,照顧和責任可能會被視為一種條件交換,甚至成為束縛。佛洛姆指出,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能力,而是一種主動的能力,需要我們持續的學習和實踐

對於親子關係,這一個觀念也尤其重要;當成人願意以真誠和反思的態度去對待親子關係,孩子就越能在愛的滋養下,感到安全與自由。父母的角色可以不只是「生養」,而是能以真摯的方式,實踐愛的藝術。

因為孩子而變成一個更好的人,這個過程並非全自動化的,要讓它發生,必須要有意識地努力,而且是真誠的、不背對自己的軟弱,真實地面對自己。

在親子關係當中,人們想要的究竟是真實的愛還是上下關係,有時我會忍不住質疑。真實的愛應該是無論哪一方讓對方感到受傷,受傷者都有權利將受傷的感受說出來,不需要抹滅自己的真實感受,來讓對方自我感覺良好。

孩子的孤獨,需要被接住

這裡的孩子,指的是所有在成長中感受過孤獨的人。書中提到「被父母傷害的孩子,往往在受傷還沒有獲得療癒之前,這個社會就已經急著要他們『原諒』了」,然而,真正的療癒並不是無條件放下過去,而是讓那些曾經的傷痛被看見、被承認,並獲得接納與支持。

社會常以「父母都是愛孩子的」來壓抑孩子的聲音,甚至希望他們不要再提起過去。然而這樣的態度,其實否認了傷害的存在,甚至是暗示受傷的孩子應該自行消化痛苦;這種孤立只會讓創傷更加深化。特別是當孩子長大成人,終於有能力分辨過去的經驗,想說出自己被傷害的事實時,卻被貼上「不成熟」的標籤,或者被批評「舊事重提」。好像說出父母的錯誤或是自己的傷害,是對父母的背叛。

事實上,療癒的第一步,是正視創傷的存在。我們必須承認,過去的痛苦是真實的,並賦予它存在的意義。當我們願意面對這些傷痛,就有機會釋放那些壓抑在心底的孤獨與悲傷,重建內心的安全感。如果依舊認為父母的愛天生無條件,並拒絕檢視某些父母傷害孩子的行為,那些不被愛的孩子的孤獨與痛苦,又會再被掩埋。

正如書中提到的,「愛不是名義上的宣稱,而是讓人能真切感受到安全與被接納」,當我們能夠看見這些孩子的孤獨,或是勇敢面對自己內心的傷痛,並誠實的接納它,療癒的契機便能開始。

說出自己的事情也不是想要追究,過去的事情不可能因為說出來而獲得改變,想要改變的,是這個因為受了傷,而影響到現在的生活的自己。

只要放下父母絕對是善意的這個濾鏡,客觀看待某些父母對孩子的方式時,其實我們可以發現,有些傷害真的就是傷害,自私就是自私,沒有什麼可以美化的餘地。

不要再提過去的傷害,甚至現在的傷害也要絕口不提,因為「父母也是人」。這樣的論述當中,不被當作人看,而是被假定能夠獨自一個人消化這些傷害直至復原的那一方,難道不就是孩子嗎?

建立有界線的家庭

書中認為,健康的家庭界線被視為情感健康的基礎。一個沒有清楚界線的家庭,容易出現彼此間的無意傷害,甚至情緒上的越界。父母有時會不自覺的將自身的焦慮、情緒強加於孩子身上,讓孩子在無形之中背負了父母的壓力,失去了成長的空間。這本書提醒我們,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情感領域,不強迫、不控制,給予彼此足夠的空間來成長。如此一來,才能真正讓孩子在愛與尊重中學會如何尊重他人、愛護自己。

如果我還像過去那樣想要相信,堅持互相攻擊起來沒有底線的關係也有愛的話,我可能還是會給自己塑造類似的地獄,盲目相信「傷害也是一種愛」吧。

現在我自己也有了孩子,更常提醒自己在親密關係、親子關係當中,遇事要好好溝通,彼此尊重和關心。不只是因為我自己想要一個會互相心疼、不忍心彼此傷害、再怎麼樣都保有一絲理智的家庭,也希望能讓孩子感受到,婚姻和家庭雖然並不完美,但絕對是溫暖和安全的地方。希望這樣的認知能引導他未來對親密關係的追求,不要相信傷害也是一種愛,把恐懼和緊張視為理所當然,要知道在真實的愛裡,最基本的就是安全。

結語

這本書讓我深刻體會到,親子關係中的愛並非理所當然的存在,而是一種需要持續反思、調整與建立界線的藝術。父母的愛不該被視為免死金牌,而應該能在孩子的感受中找到真實的回應與共鳴。此外,書中對於創傷療癒的探討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發,讓我重新思考如何以溫暖與理解陪伴自己或他人的傷痛。整本書文字平易近人,內容卻深具力量,非常值得一讀,推薦給大家。


家庭傷痕:父母在等孩子的一句道謝, 孩子在等父母的一句道歉

  • 出版|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
  • 作者|羽茜

探索更多來自 木木哩賀 的內容

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