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常大家看到《教出殺人犯Ⅱ:「好孩子」與犯罪的距離》這本書時,書名可能會讓人聯想到:「怎樣才能不教出殺人犯?」因為充滿挑釁與警示,甚至可能會讓父母覺得自己孩子不會那麼糟糕,而對這本書保持距離。然而,這本書立基於作者在少年院輔導的經驗,探討的核心並不是孩子的「壞」行為,而是揭示了孩子最基本、最重要的需求:誠實表達自己的情感與慾望,並且能夠依賴他人,從他人身上感受到愛。
要學會控制情緒,就必須從吐露情緒開始
書中強調,讓孩子學會誠實表達情感和慾望是健全人格發展的基礎。許多孩子從小就被灌輸「好孩子」的標準,導致他們為了贏得父母或老師的認可,表現出「完美」的一面,而壓抑內心真實的情感。這種表裡不一的生活方式長期下來會形成情感壓抑,最終可能以偏差行為來爆發。 這本書提醒我們,真正內心堅強的條件是能夠誠實面對自己,並勇於向他人敞開心房。要學會控制情緒,首先必須讓孩子有機會傾訴內心的憂慮與壓力。若一個孩子勇敢表達真心話卻被否定了,他們會瞬間關上心門,變得不再信任他人。因此,父母應該用心聆聽孩子的每一句話,理解他們的需求,並感謝他們能夠敞開心胸。
值得注意的是,接納孩子的情緒並不等於接受他們的行為。父母的責任,是在為孩子建立行為界線的同時,提供情感上的支持,讓孩子感受到即使犯錯,他們的情感依然被尊重和理解。
父母的愛原本應該是「無償的愛」,不論孩子忍耐也好、不忍耐也罷,父母都會付出自己的愛﹔然而如果忍耐才是他獲得愛的條件,因此在不知不覺中,更強化了他無法對大人撒嬌的一面。
建立信任關係,讓孩子學會尋求幫助
尋求幫助是另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。很多孩子因為被強調要「獨立自主」、「自立自強」而開始壓抑自己,不願意依賴他人。他們可能害怕被認為是弱者,或擔心自己的問題會給他人帶來麻煩。然而,書中強調,依賴他人並不是軟弱,而是一種力量的表現。只有在彼此信任的關係中,孩子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安全感,並學會適時向他人求助。
父母應該成為孩子依賴的避風港,隨時準備接納他們的情感與問題。最關鍵的,是平等的對待孩子、尊重他們的感受,而不是單純的指導或批評。正如書中所說,學會「請求幫忙」需要刻意練習,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,他們必須知道尋求幫助不是一種失敗,而是解決困難的重要步驟。
父母存在的意義,不就是讓孩子可以添麻煩、讓孩子知道自己隨時都有人擔心嗎?如果孩子在我們面前展現了真實的自我,應該要感到開心才對。
小孩子明明心裡很受傷,卻反過來擔心大人,表示他感受大人的心痛比自己更強烈,這其實很危險。下意識表現得像個大人,把他人的痛苦看得比自己重要,確實可以獲得周圍肯定,但換個角度想,這也表示他並不重視自己-包括自己的內心,甚至生命。
書中教養建議整理
- 讓孩子接受現階段的自己
- 經常告訴孩子:「現在的你就很好了。」這樣的肯定能讓孩子感到被接受,無需扮演別人期望中的角色。
- 懲罰往往只會讓孩子在外表上順從,但內心卻積累了未表達的情緒。這種情緒遲早會在其他地方爆發出來。因此,父母應該多觀察孩子的內在感受,而不是僅僅依賴懲罰來控制行為。
- 讓孩子知道他們擁有無條件的愛
- 經常向孩子表達愛,讓他們感受到這份愛是無條件的。孩子應該明白,他們無論表現如何,父母都會愛他們,而這種愛並不取決於他們是否「乖」或「聽話」。
- 幫助孩子誠實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慾望
- 父母應該幫助孩子養成明確表達心理感受和想法的習慣、尊重和重視孩子的真實感受,並感謝孩子敢於分享內心世界。
- 當孩子不聽話時,這可能是他們在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和需求,父母應該從親子關係的角度去理解,並思考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。
- 鼓勵孩子向他人尋求幫助與依賴他人
- 父母應該成為孩子可以依賴、傾訴的對象。這意味著要平等對待孩子,接納他們的真實樣子,並提供支持,而不是單純施加壓力。
無論是情感的表達,還是尋求幫助,這些都是孩子生命中重要的能力。最終,教養的核心並不是教出「好孩子」,而是幫助孩子成為一個能夠誠實面對自己、感受到愛並與他人建立良好連結的人。
後記:正視自身過去的傷痕
父母和孩子一樣,許多人在成長過程中受到過傷害,而這些傷害常常未被充分表達和釋放。書中提到,我們無法忽視這些過去的傷痕,因為它們會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與孩子的關係。對於那些曾經經歷過傷害的父母,書中特別強調了療癒過去的重要性。只有當父母能夠正視自己曾經的痛苦,並表露出來,才能幫助孩子學會如何健康的處理自己的情感。
對父母確實必須心存感謝,但同時也必須正視父母對自己造成的困擾。
對於學會當好孩子的人,要否定父母是很痛苦的,不過如果無法克服這一點,永遠無法覺察內心的痛楚。
教出殺人犯Ⅱ:「好孩子」與犯罪的距離
- 出版|遠流出版
- 作者|岡本茂樹(本書為其遺作)
- 譯者|黃紘君
- 這是過去兩年影響我最多的一本書,但不是在教養方面,而是我根本的價值觀。
探索更多來自 木木哩賀 的內容
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。